特色菜:干炸小丸子; 杏仁豆腐; 烤馒头; 砂锅肥肠; 全家福; 荔枝虾球; 沙锅豆腐; 九转肥肠; 火爆腰花; 沙锅丸子; 咖喱饺; 水晶肘子; 海参; 沙锅白肉; 干炸丸子; 九转大肠; 豌豆黄; 焦溜丸子; 爆三样; 肉末烧饼; 糟溜鱼片
就餐氛围:商务宴请; 社交; 家庭娱乐; 家庭聚餐; 随便吃吃; 情侣约会; 朋友聚餐; 朋友聚会
营业时间:周一 至 周日 10:00-22:00
经营规模:包间:10个; 车位:有; 外卖:有; 客容量:400人
附近地标:羊肉胡同; 丰盛胡同; 西单横二条
商户简介:老北京以"居"字为字号的都有单一的特色品种,砂锅居是以经营砂锅白肉而享誉京城的。自打清乾隆六年(公元1761年)砂锅居开业就一直卖煮白肉。据说当年煮肉的锅是口明代的大沙锅,一次能煮一整头猪。单就是一个沙锅白肉就卖了260多年了,您说,这口能不正吗?到了清嘉庆年间,无论是王府官人,还是民间百姓,都吃出了好。那生意好到了“缸瓦市里吃白肉,日头才出已云迟”的份上。赶上贴秋膘儿的当口,就得用民间那句歇后语形容叫:砂锅居的幌子——过午不候。清末民初在北京的一些老名士,常聚于此。有人写七绝赞白肉味美:花猪肥美胜珍馐,风尚由来自关东。但使微臣能卜昼,未知肉食更谁谋。 沙锅白肉其实是北京官府菜的经典之作。一头猪白煮后,分部位因材施艺,佳肴迭出曰:全猪席。其中以沙锅白肉最有名。它是用上好的猪肉,刮洗干净后,用“文武”二火白煮而成。熟后去其皮、骨,晾凉后切为薄片,切肉的刀工十分讲究。精工后,肥瘦肉相间,片薄如纸,加入专调的汤及辅料,用文火入味。吃时蘸着专门的调料,白肉肥而不腻,瘦而不柴,汤鲜味美,十分惬意。过去人们吃相也算憨。大沙锅煮肉,大碗吃。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,才改成小沙锅,锅里不光是肉了,加上那脆生生的酸菜丝,柔韧、筋道的细粉丝,加上海米、口蘑,佐以日本酱油等上好的调料,出来的沙锅白肉的确与众不同。 这么多年了,砂锅居白肉一直特叫座。几代北京人吃了上百年不烦不腻。太远的不说,近代的大剧作家吴祖光先生及艺术家新凤霞“二老”独爱沙锅白肉,更欣赏积淀百年的沙锅文化。几次生日做寿或来砂锅居或砂锅居主动上门,与老字号有割舍不断的情缘。 上个世纪60年代,砂锅居的经营历史和传统名菜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重视。周总理亲自来到砂锅居品尝了传统名菜,并询问菜名和做法,还勉励厨师和服务员:“你们要继承和发扬风味,做好服务工作。”要知道,这在当年可是件天大的事。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,沙锅居的砂锅菜更加丰富,除了烧、燎、 白煮的猪类菜肴外,鸡、鱼、虾、蟹、参、翅、贝类都入砂 锅靠,清汤、奶汁,荤素,其菜品种极为丰富。 此外,砂锅居还经营北京菜系中的宫廷菜,京风、京味十足。 餐厅环境:王府式建筑风格,可同时接待人用餐,一楼以零点为主,地下餐厅及二楼以雅座单间为主,三楼有接待住宿业务。
具体地址:西城区西四南大街60号(西单商场往北500米路东)